上海:用戏剧艺术启发特殊儿童 传达接纳和尊重
文章来源:中国干部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4-22 14:05 点击量:873 大
中
小
新华社上海4月21日电题:上海:用戏剧艺术启发特殊儿童 传达接纳和尊重
新华社记者郭敬丹
一场戏,4名演员,40分钟,只为6名小观众演出……连日来,专为脑瘫、唐氏综合征、自闭症等特殊儿童演出的《可爱的农庄》《温柔的巨人》《暴风雨也不怕》等沉浸式戏剧在上海儿童艺术剧场连续上演。舞台上,小观众得到“一对一”的艺术启发,孩子们在舞台上的表现、脸上的专注和笑容,显示着戏剧艺术为特殊儿童成长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更多“可能性”。
这些剧目来自英国班布洛剧团,在中国福利会为特殊儿童发起的“海星之愿”爱心项目合作下,今年第二次来到中国上海。
“不要总去想他们有多特殊,我们首先要懂得‘接纳’,并且在表演中让每一个特殊儿童得到最大程度的关注和尊重。”班布洛剧团艺术总监克里斯托弗·戴维斯说,“一份关注,就可能让孩子们拥有更清晰的头脑,让他们发挥得更好。”
在专为脑瘫、唐氏综合征孩子创作的《可爱的农庄》中,表演开始,演员们分别围住每一位小朋友,用轻柔的歌声询问“你叫什么名字?”随着演员的眼神、肢体动作等引导,小观众被带入“农场”“森林”的情境中,感受各种各样的蔬菜瓜果,感受生活中的小事物。
这些过程中,演员们准确叫出每个孩子的名字。当放松了的孩子们“成功”地完成“扫地”、积极地与演员互动、甚至笑出声音时,孩子家长们感慨万千:“他们被当成了一个普通人,戏剧赋予了他们能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杜亚松说,借助演员、剧情和音响、灯光、音乐相互交融产生的神奇“化学反应”,戏剧能帮助特殊儿童更快稳定情绪,以更开放的心态接纳周围的陌生人和新鲜事物。
“这些剧目也可以给特殊儿童的家长一些启示,和孩子的互动不应仅局限于锻炼他们开口叫‘爸爸、妈妈’,也不应将关心仅停留在孩子饿不饿等基本需求上,更应该在社交互动等方面做一些尝试。”杜亚松说。
上海儿童艺术剧场总经理梁晓霞表示,一部戏剧带来的不仅是舞台呈现,更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教育理念。“剧场不是医院、不是治疗机构,但能在精神领域为孩子带来启发和快乐。这种‘治愈’是不可替代的,这也是文化艺术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梁晓霞说。
据悉,中国福利会“海星之愿”特殊儿童艺术体验及介入研究计划于2017年正式启动,旨在通过引进当今世界优秀特殊儿童戏剧项目,同时举办艺术启发论坛、开展大师班、剧目本地化制作等方式,为特殊教育带来具有实践意义的理念和方法。
不久前,“海星之愿”挑选了8名中国演员进行本土化训练,部分演员已经参与到今年的60场演出中。同时《可爱的农庄》“中国版”计划今年10月制作完成,并将以“送戏上门”“送工作坊上门”的方式深入社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