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监管升温10月新增居民短贷骤降 中长期贷款弱于往年
文章来源:中国干部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1-14 17:02 点击量:606 大
中
小
央行13日发布的2017年10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632亿元,新增社会融资规模达1.04万亿元,二者均略低于预期。与此同时,10月广义货币M2同比增8.8%,增速再创历史新低。
业内人士分析称,10月新增人民币信贷不及预期,是受到银行信贷额度趋紧以及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新增社会融资仍保持一定增速,显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并不弱,部分表内融资转向表外。值得注意的是,前一段时间快增的居民短期贷款10月环比新增量下降明显,意味着监管部门严查消费贷效果有所显现。但业内人士也表示,未来楼市调控对于居民部门贷款需求的影响效果,还需持续观察。
现象 “表内”受限“表外”补上
数据显示,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为6632亿元人民币,同比仅多增119亿元,对应信贷余额增速降至13%。新增人民币信贷规模不及此前市场普遍预期。
对此,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称,临近年末银行信贷额度趋紧,四季度后信贷增长降温属于正常。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报告也称,10月信贷增速小幅下降0.1个百分点至13.0%,总体保持稳定。从季节特征上来看,10月由于国庆假期的存在,通常也为信贷投放的小月,环比较9月下降在意料之中。中金报告则预计,11月、12月,在银行“缺存款”和“缺信贷额度”之下,信贷数据或仍偏弱。
在新增人民币贷款增速下降的同时,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04万亿元,比9月减少7800亿元,也略低于市场预期,不过,10月社融增量相比去年同期增加1522亿元。业内人士表示,这表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并未降温。
从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具体结构来看,当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6635亿元,同比多增625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44亿元,同比少减291亿元;委托贷款增加43亿元,同比少增682亿元;信托贷款增加1019亿元,同比多增489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2亿元,同比多增1813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508亿元,同比少684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601亿元,同比少524亿元。
“委托、信托、未贴现承兑三项表外融资合计增加1074亿元,虽比上月回落2893亿元,但比去年同期多增2508亿元,这表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在,在表内信贷额度有限的情况下,仍将通过表外融资满足需求。”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
刘东亮表示,近期部分高频经济数据有下行波动,但尚未在社融数据中有所体现,相对而言,企业债券和股票融资反而较去年低,其中企业债券融资更多受到了不利市场环境的影响。
变化 居民贷款整体环比增量有所下降
从10月新增人民币信贷的结构来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450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79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710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214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1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366亿元,票据融资减少37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监管升温,居民贷款整体环比增量有所下降。10月住户部门贷款增加4501亿元,增量环比减少2848亿元,同比增加170亿元。分项来看,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月新增量环比少增1076亿元,同比少增1181亿元。与此同时,住户部门短期贷款月新增量环比减少1747亿元,同比多增1352亿元。住户部门短期贷款月新增量环比下滑达69%。
温彬表示,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3710亿元,占全部新增人民币贷款的56%,较上月上升18个百分点;短期贷款占比12%,较上月下降8个百分点。可见,在监管机构持续加大对短期消贷资金违规流向楼市审查背景下,居民短期消费贷款增速显著回落,中长期房贷占比虽有所回升,绝对值仍呈下降趋势。
中信证券固收研究首席研究员明明表示,监管部门严查消费贷导致居民短期贷款一定程度上超季节性回落,中长期贷款由于季节性和信贷受限等因素共同影响下降,从整体变化趋势上看弱于往年同期,与房地产销售走弱一致,反映居民购房需求继续降温,房地产热度难以持续。但他同时强调,“这也可能是由于银行信贷额度受限所致”。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报告也称,前期楼市调控政策效果开始逐渐在居民需求端显现出来,但目前数据并不能做确定性判断,因为居民短期贷款仍处于反常的状态,10月居民短贷同比多增1352亿元。这是否存在向楼市绕道的行为以及规模大小,尚难精确辨识。
展望未来,中金报告称,今年以来,在房地产销售持续偏强带动下,居民信贷在总信贷的占比高达52%,超过2016年全年的50%;预计2018年在销售转弱之下,居民信贷需求会有所转弱,占比也或下降。
展望 基调不变 继续维稳流动性
值得注意的是,10月M1增速、M2增速双双低于预期。具体来看,10月M2同比增8.8%,结束9月的短暂反弹,再创历史新低。
对此,温彬表示,一是今年以来,在金融监管加强的背景下,银行同业业务增速放缓,金融去杠杆效果明显,同业业务货币派生效应减弱;二是财政存款回笼货币,10月新增财政存款1.05万亿元,创历史次高规模,同比多增3679亿元。
中金报告也称,10月存款增长乏力。整体存款增长1.06万亿元,但其中1.05万亿元是财政存款,如果扣除财政存款,银行体系的存款几乎没有增长,明显低于历史同期。银行在压缩同业资产的过程中,会导致所派生的存款减少,同时银行对同业负债的依赖性也下降,最近两个月,同业存单的余额也在下降。此外,10月财政支出增速降至-8%,支出放缓导致财政存款的上升明显超过季节性,增长了1.05万亿元,仅次于7月。
展望未来的货币政策,温彬表示,临近年末,尽管外汇占款有可能继续边际改善,但考虑到财政存款投放或将弱于去年,以及美联储加息在即,年末流动性将承压,预计央行将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继续通过“逆回购+MLF”不同期限组合保持流动性充足和市场利率水平稳定。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报告称,短期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中性,未来财政支出力度可能增加。货币当局正不断加强对市场的预调和预期引导,体现了其维稳市场流动性、平滑利率波动的目标。该报告还指出,目前不宜过度解读M2增速的回落,短期超预期增长的财政存款未来很大程度会通过增加财政支出的形式回到经济流通领域,届时可能又会支撑M2增速小幅反弹。
九州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无论是央行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公开市场操作走势,都仍然以“稳”字为核心,“不松不紧”才是主基调。目前来看,由于债券市场利率已经明显高于货币市场利率,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的概率较低。刘东亮也表示,预计货币政策不会发生显著调整,金融监管政策会将更多精力放在防风险、去杠杆上。(张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