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体育场地面积增加 上海人最爱参与的运动是跑步
文章来源:中国干部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0-27 20:23 点击量:787 大
中
小
全民健身“300指数”发布: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经常参与运动人数比例提高
上海人最爱参与的运动是跑步
民间选手热情参与2017上海市民篮球赛。记者 邵剑平 摄
《2016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报告》(简称“300指数”)昨天发布。数据显示,2016年本市全民健身事业总体发展情况比较令人满意: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这两项数据有较大提高,市民健康状况良好,体育消费水平有所提升。
加大投入,体育场地面积小幅上涨
2016年本市全民健身“300指数”总数为226.8分,由“健身环境”“运动参与”“体质健康”三个单项指数构成。其中,“健身环境”指数为80.7分,发展总体令人满意。2016年,全市新增体育场地面积1620113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的1.72平方米(2013年末),增加到1.83平方米。体育场地面积的增加,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投入和保障。2016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总投入7.7亿元,主要投入在社区体育场地的建设维护和群众体育赛事活动的举办。全民健身人均日常工作经费为17.7元,连续五年稳步提升。
报告同时新引入体育微信公众号服务质量评估,参照上海政务微信测评体系,从生产力、影响力及热门话题等方面进行考量,对市、区体育部门的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测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上海体育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参与运动的人更多,跑步是首选
“运动参与”的指数为74.3分。本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从2015年的40.8%增加到42.2%,有明显提升。参加体育锻炼首要目的为改善体质、增进健康的市民占84.0%。数据表明,跑步、快走(健步走)、骑自行车、羽毛球、游泳、篮球、力量健美、徒步登山攀岩、乒乓球、舞蹈类位居市民参与的体育项目前十名。
在拥有较强健身意识的基础上,申城市民的体育消费水平也逐年提升。在居民健身状况调查中,88.6%的受访者表示在2016年发生了体育消费,体育消费的中位数为1500元,41.3%的受访者消费金额在1001至5000元。
科学健身素养是短板
“体质健康指数”为71.8分。2016年全市共有153656名成年人和老年人参加了体质测定,达标率为97.3%;优良率方面,成年人为56.2%,老年人为53.4%。
上海市民的体质达标率已连续三届在全国国民体质监测中名列榜首,但在本次报告中引入的一项全新数据——“科学健身素养”测评中,申城市民的得分亮起了“红灯”。健身素养知识问卷满分为100分,由上海体育学院和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专家团队设计,包含健身知识和理念、运动技能与方法、运动伤害防护及运动干预等相关知识点。在回收的1590份有效问卷中,市民的平均得分为50.8分,从一定程度反映出,市民虽拥有积极的健身意愿,但科学健身水平总体不高,健身指导需求较大。其中,青少年和老年人呈现两头低的状况,特别是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最高,但健身素养测评得分最低。
上海市体科所体质研究与健康指导中心主任刘欣表示,近年来,上海体育职能部门通过积极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大力开展社区体育配送服务,推动运动干预作为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综合防治的改善手段,逐步引导市民提升科学健身素养。下一周期,科学健身指导需要更给力。(记者 秦东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