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05:18:21
首页 国际 港澳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高层 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少数民族文字难寻传承人
文章来源:中国干部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7-27 15:04    点击量:1030    

  布依文

  东巴文

  古壮字

  傣文

  彝文

  水文

  现场展示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字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记录纳西族三大古典史诗之一的东巴文古籍《创世经》、彝文古籍《百乐书》……“民族遗珍·书香中国——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珍品暨保护成果展”全国巡展(北京站)于日前在国家博物馆开展,这是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珍品首次进入国家博物馆展出。此次展览精选了现存少数民族古籍中具有代表性的珍贵原件,多为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珍品。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展览展示的文种包括:东巴文、彝文、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古壮字、布依文、水文、藏文、八思巴文、傣文、回鹘文、蒙古文、满文、察合台文、于阗文、佉卢文、突厥文,共18种。

  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这些曾经在少数民族地区盛极一时的宝贵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化的演变,逐渐淡出公众视野,慢慢沉寂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2016年,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启动了“民族遗珍·书香中国——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珍品暨保护成果展”全国巡展。截至目前,已先后在广西南宁、新疆乌鲁木齐、云南昆明举办。官方表示,此次巡展是30余年来首次对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的大规模集中展示,力求最大限度地打捞出沉淀于历史中的少数民族文化精粹,为未来的研究保存更多的史料依据,让一些濒临沉寂的“死文字”活过来。

  现状

  少数民族文献多来自民间

  损毁情况严重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历史上大约有20多个少数民族创造出不同的古代文字,有些民族在不同的时期创制和使用了不同的古文字。这些古文字源头不同,有的是自源文字,有的可追溯到早期汉字,有的可追溯到印度字母或婆罗米字母,有的来源于阿拉美字母,有的来源于阿拉伯字母或波斯字母,有些至今甚至还保留着图画——象形文字的特征。

  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文字被废弃,成为“死文字”,比如西夏文、女真文等,有的至今仍在一定范围使用流传,比如壮族文献、彝族文献等仍然继续发挥着记录语言和传播文化的作用。“无论是‘死文字’还是‘活文字’,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信息。”中国民族图书馆馆长吴贵飙表示,由于这些少数民族文献多数散落在民间,特别是契丹文、女真文等纸质的文献资料比较少,主要是以碑刻的形式保存下来。由于风化严重,制作拓片的难度比较大。同时,部分少数民族文献损毁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因为散落民间,其烟熏、虫蛀等情况非常多。“从损毁情况来看,重度损毁的数量达到五分之一,有损毁的文献数量达到三分之一左右”。“目前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民间还在依靠这些文献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所以保存下来的意义非常重大。”吴贵飙说。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30多年来,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抢救、普查、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研究工作,抢救、保护了一大批濒临消亡和散藏在民间的少数民族古籍,其中含有大量的孤本、珍本和善本,对一些纸质脆变、虫蚀蠹蛀的古籍进行了保存技术处理。

  调查

  文字靠口传心授 “最担心传承人离世”

  为了能够抢救少数民族的文献不至于消亡,少数民族古籍工作者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很多少数民族的文字都是师傅带着徒弟,代代相传,如果传承人去世了,那么这种少数民族的文字就有可能失传。”吴贵飙告诉北青报记者,比如水族的水书文献主要就是靠着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传承,平时的学校教学中也没有关于水文的学习。因为这种文字只用于民间信仰领域,因此只有水书先生在进行民间习俗的时候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表达水族的语言,比如吃饭是不能拿水族文字表达出来的。多数只是一种提示语,一行文字代表一大段话的意思,因此这就需要一代一代传承,老师所掌握的知识主要是靠其记忆。“一句话怎么解释、怎么用,完全是靠记忆来传承,如果说这个水文先生不在了,他记忆的东西都要一并带走,这个就要失传。”

  吴贵飙告诉北青报记者,在贵州省独山县有位韦光荣先生是水书的第13代传人,他在前几年去世了。按照水族的习俗,人在去世之后就要将一部分水书一并烧掉,这就意味着传承了13代的水书文化可能断代。目前在老人家中,还有不少水书文献由他的儿子保存。“虽然我们也希望将书收回,但是目前还没有做到,所以现在这些书保存成什么程度不确定,关键是再也没有人用了。”他说。

  吴贵飙还向北青报记者介绍,为了抢救东巴文,当年将12位老东巴请到当时的东巴文化研究所(现在的东巴文化研究院)花费20年时间抢救性完成并出版了《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如今这些老东巴都去世了,但文字却保留了下来,得以永世相传。

  修复难度大 一天修复一两页

  吴贵飙还向北青报记者介绍,少数民族古籍的修复要比汉文的修复难度大、要求高。需要人力和财力的多方面支持。他表示,少数民族的文献多来自民间,受到环境、烟熏、虫蛀、湿度等方面的影响,损坏程度比较严重。目前全国仅有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其中汉文古籍修复占大多数,少数民族古籍修复才刚刚进入探索阶段。同时,修复要求也比汉文古籍要高。一个师傅必须有5到10年的修复经验才能够修复古籍珍品,而且与汉文古籍修复不同,少数民族古籍修复还需要同时配有一位懂这个文种、有一定研究水平的专家指导修复,这样的话,修复起来就非常慢,一天也就能修复一两页。”吴贵飙说。

  他表示,目前受编制和各院校少数民族古籍专业设置的限制,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修复人才储备还比较短缺。因此他建议从机构设置上增加古籍修复相关部门的岗位,同时对少数民族古籍传承人在政策上提高保障,更好地保护这些传承人,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据了解,近几年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培养了一些少数民族古籍队伍,在民族院校设立少数民族古籍专业,举办各种培训;建立“国家民委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完善分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储备机制。目前,全国有少数民族古籍专兼职人才达到500余人。“虽然成果丰富,但是目前抢救、保护古籍文献的任务依然非常艰巨。”吴贵飙说。

  专家观点

  抢救少数民族古籍

  意义非凡

  国家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古籍,这是一笔价值无可估量的财富。加强少数民族古籍抢救和保护,对于丰富中华文化宝库、全面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宣传30余年来全国开展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抢救、普查、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研究等工作取得的成就,精选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古籍珍品和保护成果进行展示,使观众近距离感受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古代文明,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全面认识和深厚自信,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意义。(本组文并摄/本报记者 武文娟 除署名外)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