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4 05:57:51
首页 国际 港澳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高层 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制社会

110报警服务台成立30年 警情和社会求助分流成趋势
文章来源:中国干部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1-10 14:40    点击量:628    

人民网北京1月10日电(赵恩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病,三级警长蔺梅的问题是,“听力不太好”。

“我当时考入警校是想当刑警,抓罪犯,没想后来做了30年‘接线警’。” 1985年10月,20岁警校毕业生蔺梅和4名学员进入广州警队,为即将诞生的电话接警模式做准备。

3个月后,广州市公安局开通集报警、指挥、服务于一体的警务电话,通讯号码“110”。

110警务模式初现

1986年1月10日,110警务模式第一次在中国大陆出现,时值中央政府推行改革开放第8年。彼时,计划经济正向市场经济转轨,城乡户籍控制开始松动,流动人口数量迅速增长,对传统公共安全机制形成挑战。根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数据,1982年中国流动人口数量为657万人,1987年猛增至1810万人。

“在当时,110模式的警情信息获取速度比靠脚力的报警方式要快的多,更利于警局快速反馈,在更大范围调派警力。”广州110开通当日,20岁值班接警员蔺梅接听了第一个报警电话,广州市景园酒店报称行李丢失,一德路派出所接警赶赴现场调查。这一天,广州110先后接报警24起。

很快,110模式在警力资源调配、警务服务、政务形象诸多方面的创新,开始获得关注。

1987年3月,公安部派出工作组赴广州进行对110警务模式调研,3个月后,公安部下发《关于大中城市公安局普遍建立110报警服务台的通知》,要求各大中城市公安局在一两年内普遍建立110报警服务台。

此后,伴随社会资源、人口的流动速度加快,全国犯罪率出现波动、上升,警方面临”快速接警、迅速出警,在更大范围精确调配警力“的新要求。另一方面,固定电话等通讯设备的普及,则为电话报警提供了更大范围的可实施性。

110全面推广 各地警方“自我加压”

公安部决定在更大范围推广110报警服务台。1996年7月,公安部下发《关于加快城市110报警服务台建设的通知》,要求在1997年年底之前,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全部建立、开通110报警服务台。

通知下发当年,全国110平台接警量即突破520万起,重压下,传统警务模式受到强烈触动。“这项工作预计将触动现行公安体制,各地公安机关一定要以改革的精神对待此事。”

公安部要求各地警方“自我加压”,提高城市治安防控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在市区,民警要在接到110指令后的五分钟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置;在郊区,民警要在十分钟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置。”

在这次调整中,作为警界新生事物,110报警服务台从信息功能向指挥职能转型的趋势开始出现。“按照预案和领导授权,值班指挥人员可以下达指令调动民警立即前往处置,并视情指挥调动警力。”

与此同时,“群众服务”作为此后110平台重要职能之一在此得到明确。 “对群众的报案和救急求助,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

治安与服务并重 政务品牌凸显

1998年,公安部向社会公布了《110报警服务工作规范化标准》,对接警、受理、指挥、出警、处警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标准做出统一规定,强调110报警服务工作坚持维护社会治安与服务群众并重的方针。

2003年5月,公安部出台《110接处警工作规则》,它明确规定了110报警服务台接处警情的范围为:刑事案件,治安案(事)件,危及人身、财产安全或者社会治安秩序的群体性事件,自然灾害、治安灾害事故以及其他需要公安机关处置的与违法犯罪有关的报警。

受理求助的范围为:发生溺水、坠楼、自杀等状况,需要公安机关紧急救助的;老人、儿童及智障人员、精神病患者等人员走失,需要公安机关在一定范围内帮助查找的;公民遇到危难,处于孤立无援状态的;涉及水、电、气、热等公共设施出现险情,威胁公共安全、工作、学习、生活秩序和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生命或者财产安全,需要公安机关先期紧急处置的;需要公安机关处理的其他紧急求助事项。这是一份在110报警服务台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规范性文件,明确和推动了110平台政务服务与治安并重原则的执行落地。

以此为节点,110平台逐步成为政府服务明星品牌,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突出贡献。随之而来的是,110平台接警量和工作量的快速增长。

“这几年接警员的数量一直在增加,报警量很大。”南京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曹存福主任介绍,南京市110报警数量由最初的每年9万起,到2015年的近500万起,增长了50倍。

110职能归位:警情与社会求助分流成趋势

记者从公安部了解到,仅2015年1到11月份,110平台即接受公民求助2538.6万起,出动警力1.65亿人次,救助群众286.8万人。求助类警情数量在常年在各类警情中处于第一位。

与此同时,110受到骚扰电话,占用警力资源的情况也日渐突出。2015年1到11月份,全国110接警1.24亿起,而无效报警就占到5076.1万起。

“除了紧急警情,每天大量求助电话都是我们管不了的。有人打电话说施工扰民、有人电话说要挪车,类似的很多。“ 广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指挥处处长陈森盛向记者表示,希望公众能够准确使用110,善用警务资源。

有关专家指出,随着社会求助量的日趋扩大化,紧急报警和社会求助分流已成必然之势。它既是公安110适应治安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又是政府职能社会化的迫切需要。从110接处警机制受理警情的职责范围来看,主要包括案件类(刑事、治安)、求助类(急难险重警情)、投诉类(对警察违法违纪案件的投诉)三个方面。但从具体接处警情况来看,大量社会求助抢占了110话务资源,出现了公安机关对超出职责范围的大量社会服务求助“办不了”、高峰时段110电话“打不进”等问题。而由公安机关出面承担除紧急警情之外的社会求助问题的处置,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110接处警职能的错位,使110接处警机制包揽了应由政府其他应急保障机制承担的职能,带来了110接处警职能的无限扩大化。因此,实行紧急警情和社会求助分流,推动110接处警机制的职能归位是大势使然。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