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04:29:42
首页 国际 港澳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高层 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这个85后戏迷不简单:唱做念打样样会 川剧服饰自己做
文章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8-02 10:18    点击量:1010    

  川戏迷吕霖。  

  两边头发铲平,中间一撮长发向后梳,清秀的脸庞,两道剑眉,左手带着紧箍圈同款银质手镯,右手拿着一把折扇,明明一副潮男派头,举手投足间,却像古书中翩然而来的书生。他,就是吕霖,今年31岁,是乐山市川剧协会秘书长。从小痴迷川剧,现在不但唱做念打样样会,还热衷于自己做服装道具。

  通过网络视频学习

  吕霖从两三岁起,就跟随外公在乐山城区到处听戏,肖公嘴、文化宫、肥皂厂、大曲口、关帝庙的茶馆,是爷孙俩最常去的地方,一杯茶,一场戏。渐渐地,他爱上了川剧。

  2007年,已经在乐山卫生部门工作的吕霖,得知乐山有川剧社,就加入其中,成为剧社里最年轻的川剧演员。每天早上6点,他就到肖坝路喊嗓。平时练习演唱,就通过网络视频揣摩川剧大师们的唱腔技巧,模仿学习他们的手眼身法步。一年后,他的唱功终于得到大家的认可。

  为了唱好《王婆骂鸡》,他一大早就到菜市场蹲点,学习太婆们如何走路,怎样骂街。“我给你学一个。”说着,他驼着背,左手做个拄拐杖的姿势,碎碎迈出步子,右手一摇三晃;难过之时,扶起袖子,擦擦脸颊,抽泣两下,擤鼻涕往地上一甩,再在衣服上擦两下,让人忍俊不禁。

  手工制作川剧服饰

  市面上能买到的川剧服装,大多不是传统手工打造,穿上既笨重又粗糙。为此,吕霖开始自学传统手工,制作川剧服饰。

  走进吕霖的家,客厅左右两边音响上,各摆放着一顶漂亮的戏帽。餐桌和茶几上,放满了制作川剧头帽的零件。“川剧中,传统的头帽数量只有72顶半,可以塑造川剧中1600多个角色。”吕霖说。

  刚开始制作戏帽,吕霖将其全部拆开来,慢慢研究分析制作原理。原来,传统戏帽都是用纸和糨糊做成,再经过挤粉、绷面、着色等步骤,最后拼装而成。吕霖多次向裱画师傅、古建筑装修师傅请教,甚至还跑到农村向折纸匠请教技术问题。经过多次不断试验,最终制作出了轻巧又精致的头帽。如今,这72顶半戏帽的尺寸,他都烂熟于心。

  此外,他还能在软帽上绣盘金绣,制作头上的珠钗等。剧社的朋友买来的衣服尺寸太大不合身,他也懂得如何下手改良。

  苦练传统川剧技艺

  在戏曲中,有一门绝技叫踩跷,即脚上绑木质小脚,模拟女人小脚缠足行走,木质小脚类似高跟鞋,高达六七厘米,却没有后跟,全靠三寸前掌着力,也因此被称为“戏曲中的芭蕾”。吕霖不但自制了一双踩跷,还能踩着它唱完一折戏。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吕霖一下班回家,就将木质小脚绑在脚上不停练习,不管是炒菜做饭,还是洗衣拖地,都穿在脚上,慢慢掌握平衡。每当练习完,放开脚时,双脚已经被勒得淤青。吕霖说,有机会的话,他想穿着这双木质小脚唱《王婆骂鸡》,给大家演一次丑角。

  让年轻人爱上川剧

  “我们不是没有观众,有不少年轻人热爱川剧、喜爱川剧,只是没有一个好的平台。”吕霖告诉笔者,他加入了一个QQ群,群友500多人,年龄最大的不超过40岁,年龄最小的10多岁,大家在这个群里,聊的全是川剧,时常还凑到一起演出。

  吕霖认为,继承川剧,应该要与时俱进,发展更多爱好者,让更多人理解戏曲文化。为此,他大胆尝试,曾经改过周杰伦的《菊花台》、儿歌《铃儿响叮当》、民歌《康定情歌》等,每次和朋友们唱歌的时候,前面正儿八经地唱,第二段就突然变成川剧唱腔,一个大转弯,有趣又好玩,每位听众无不捧腹大笑。“好玩嘛!让大家知道川剧唱腔是个什么样儿的。”吕霖说。 (潘媛媛 文/图)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