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重生》:让革命历史题材生动起来
文章来源:人民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8-01 16:01 点击量:944 大
中
小
电视纪录片《重生》剧照 资料图片
近日,电视纪录片《重生》在19个电视频道以及6家网站播出,取得不俗的收视表现。其中,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单集最高收视率达0.37%,中国教育频道的收视率比今年平均收视率增长139%。爱奇艺对该片的观众分析显示,观众年龄集中在18~22岁。这些数据说明,面对当下审美取向多变的观众群体,在商业化大潮的冲击下,《重生》的创作者迅速适应市场环境,创新创作传播方式,为引领新一代观众的审美品位和价值取向做出了有益尝试。
作为第一部全面反映从1921年到1949年28年间中国共产党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党史类电视纪录片,《重生》近期在电视、网络媒体播出,引起了观众和网友的热烈反响,这与它在创作和传播上采取的创新方式是分不开的。
以往的历史文献类纪录片创作很少使用演员,即便有演员出现,也多为剪影、背影之类。而《重生》采取情景再现的拍摄方式,由演员实景演出。国外管这叫剧情式纪录片,国内也有借鉴,比如《圆明园》《河西走廊》等。但在党史题材创作中运用这一手段,《重生》尚属首次。一组数据可以从侧面说明这部纪录片对情景再现手法的用心程度。据统计,这部纪录片总共拍摄了191场戏,呈现了174位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设计了162个场景,动用1291位群众演员,使用500套服装,道具占用3个大库房,足够拍3部电视剧。此外,在选择174位历史人物特型演员时,该片既注重形似,又注重颜值。这种强化剧情式叙事的表现方式,充分考虑今天人们的审美诉求和年轻观众观影的习惯,容易在不同观众群体中引起共鸣。
历史哲学家海登·怀特认为,史书的记载归根结底是一种文本,不能把历史文本与历史本体等同起来。可见,在历史题材创作中,撷取、遴选可用的史料是反映历史的出发点,还需要依托于可靠、富有责任感的历史性评断,才能为观众提供更多令人信服的事实和有价值的信息,强化真实感,达到揭秘之效,提升作品的文献性品格。《重生》的一大特点就是充分尊重史实、努力还原历史情境。比如,上海法租界渔阳里2号的陈独秀旧居,是早期共产党的活动据点。根据史料,《新青年》编辑部当时是在陈独秀旧居的地下室,但在横店拍摄实景时没有地下室。美术师就用一堵很高的围墙搭建出一个地上“地下室”。再如,道具《新青年》不只还原了外面的封面,甚至还原了里面所有的内容。为了制作这个道具,工作人员特意去图书馆,从《新青年》第一期到最后一期,对每一页的内容都进行翻拍。
近年来,市场经济改革全面深化,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比如,《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作品在探索中国故事的国际化表达方面卓有成效。创作者在坚守主流价值表达的前提下,采取全明星阵容出演的商业模式,遗形取神,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纪录片《重生》力邀美国《纸牌屋》摄影团队加入。他们运用电影镜头语汇拍摄纪录片,使用柔光镜,即使表现一些严酷的场面也不例外,这样可以让人物自带光环,把观众带入一种回忆的情境之中。
《重生》在传播方面也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在播出平台上,《重生》在央视科教频道、湖南金鹰纪实频道、中国教育台、北京纪实频道等19家平台同期、不同时段播出,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19家卫视中有6家是少数民族聚焦地区的卫视,实现了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党史知识普及。同时,该片的英文版本通过网络平台面向海外同步播出,也开了党史类纪录片海外播出的先河。这种大范围多平台的播出方式,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传播创下新的纪录。除了在电视平台上播出,该片还采用了传统媒体与互联网联动推广的模式,同时设置了多款在线党史知识问答小游戏,增加观众与节目的互动。
总之,纪录片《重生》在制片、生产、宣发、营销、放映等各环节都努力发挥优势资源配置的作用。针对主流观众群的更新换代和年轻化趋势,采取多种策略。在生产上,采用情景剧模式、充分尊重史实、运用电影语汇、起用高颜值演员。在传播上,既重视传统播出平台,又采用多种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这些都使影片更加贴近大众审美,为讲好中国故事做出了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