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代主席咸辉 坚定不移朝全域旅游发展的路子走下去
文章来源:中国干部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9-17 16:08 点击量:797 大
中
小
习近平总书记来宁夏视察时指出,“塞上江南越来越美了,孕育着新的希望。希望宁夏在西部大开发中不断闯出新路、创造美好前景”“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总书记重要讲话为宁夏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战略部署上来,坚定不移朝着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路子走下去。
发展全域旅游,是迎接大众旅游时代的必然选择。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旅游业已经到了自助游、自驾游逐步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作为综合性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更加广泛,传统的以抓景区为主的景点旅游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大旅游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对旅游发展进行战略再定位,从传统的景点旅游模式转变为全域旅游模式,跳出单一的景区、景点、饭店、宾馆的格局,把全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进行旅游产业的全链条再造、旅游服务的全流程优化、旅游基础设施的全体系建设,切实提升旅游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发展全域旅游,是进一步释放宁夏旅游资源潜力的必然选择。宁夏陆地面积仅占全国的0.69%,但旅游资源的类型却占全国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48.4%,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具有发展全域旅游空间和特色资源优势。发展全域旅游,打破条块分割、密切资源联动、推动整体开发,能够在景区间、地区间、产业间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倍增效应,进一步加快宁夏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的转化。
发展全域旅游,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旅游业对经济增长具有乘数效应。发展全域旅游,能够推动一产转型、二产升级、三产优化。要跳出三产的藩篱,全域旅游是全过程、全产业链。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需疲软、消费乏力的大背景下,集中力量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不仅能推动旅游业本身的提档升级,而且能促进三次产业的渗透融合,带动服务业规模扩大和产业提升,促进宁夏产业结构向高端化、低碳化、服务型转变。
打造全景覆盖的新品牌
全域旅游首要的是把宁夏作为一个大景区来看待、来规划,实现景区、景点的全覆盖。要按照全域化的要求配置旅游资源、规划旅游布局、推进景区建设、融合产业发展,统筹推进旅游产业发展。
全景式谋划布局。发展全域旅游,要坚持规划先行,关键在搞好顶层设计。要以《宁夏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为统领,高标准编制《宁夏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把全区作为一个大景区进行系统规划。要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各类资源和公共服务的全域再配置,优化旅游发展布局,科学配置各类资源投向,一张蓝图绘到底。要抓好《宁夏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6—2018年)》的落实,全面构建“一核、两带、三廊、七板块”的全域旅游产业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全景式推进建设。要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布局一批特色化、主题化的旅游村镇,完善服务设施,一镇一特色,一地一风情,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能力,使新农村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大舞台。实施城市公园休闲化改造,提供特色化、主题化旅游服务,丰富休闲和旅游功能。加强旅游扶贫村镇和旅游特色村镇的建设。要立足固原一些贫困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把发展乡村旅游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效结合起来,大力推进旅游精准扶贫,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全景式完善基础设施。要结合景区景点开发建设,重点抓好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绿化、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以航空、高铁、轻轨、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干线公路、景区专用道路为补充,互联互通、高效便捷的现代旅游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景区配套设施建设,努力做到配套齐全、布局合理,便捷安全,特别是要注重与自然景观相协调,与游客需求相适应。
落实全业融合的新举措
各地要适应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新趋势,继续推进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旅游全产业链。
推动旅游与特色文化融合。宁夏的文化底蕴很深厚,黄河文化、西夏文化、红色文化、回族文化独具特色,地方美食文化是饮食文化的瑰宝,还有花儿、刺绣、社火、泥塑等近100种非物质文化遗产、35家文物保护单位,文化资源非常丰富。要在挖掘利用文化资源上下功夫,开发能够体现宁夏文化、宁夏特色、宁夏味道的文化产品。
推动旅游与优势产业融合。宁夏的一些优势产业很有特色,大有文章可做。要全力促进旅游新业态发展,创新旅游线路产品,提升旅游的发展水平和综合价值。要找准旅游与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与新型工业有机结合、与现代农业紧密衔接,推动旅游产业多样化、现代化。
推动旅游与新生活方式融合。人民群众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重视健康、医疗、教育、养生、娱乐等方面的需求。
旅游产业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培育发展旅游+教育、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健康养生、旅游+新型养老、旅游+互联网等全域旅游新业态。
开发全时体验的新项目
全天候、全方位、全感官是全域旅游的重要特征。要建设更多精品景区,开发更多精品线路,推出更多特色产品,千方百计延长停留时间,让游客一年四季都愿意来,一天到晚都有看的、有玩的。到2020年旅游人均消费从870元提高到1200元,旅游产品占旅游收入的比重达到15%以上。
板块联动,打造旅游精品线路。推进以黄河为轴线,集沙漠观光、黄河体验等为一体的点轴式发展,以特色文化为主要脉络的内涵式发展,以区内路网为依托,将葡萄酒庄、沙漠戈壁、黄河景观等串起来的链条式发展,打造黄河金岸旅游精品线、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精品线和“六天五晚”自驾游精品线,形成全区旅游大发展的新格局。
丰富产品,扩大旅游综合消费。要想尽快转变宁夏旅游单一门票收入的局面,必须打造一批丰富多彩、停留时间长的旅游产品,把“拳头”产品做出来,提高非门票收入在旅游收入中的比重。利用现有优势资源,逐步推开一批极限运动游,开发一批冬季旅游项目,策划一批夜间文化娱乐活动,培育一批宁夏特色旅游商品和品牌。
强化服务,提升旅游软实力。良好的服务是一种发展软实力,体现着地方形象。宁夏正通过着力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的“十百千万”工程,满足游客对“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需求。同时,要加强行业旅游诚信建设,推动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经营、诚信服务。以旅游标准化建设,推进各类行业综合创建工作,在全区形成质量兴旅的浓厚氛围,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创新监管手段,营造全城旅游发展的良好环境,让游客放心消费,舒心旅游。
营造全民参与的新氛围
全域旅游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涉及行业多、范围广、关联度大、产业链条长。要动员全区力量,调动各方面支持旅游、参与旅游的积极性,以良好的环境保障全域旅游大发展,做到全域旅游,全民行动。
充分发挥政府合力。发展全域旅游,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各地各部门要主动作为、密切协作,确保全域旅游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自治区旅游发展委正式揭牌成立,不要简单理解成只是“局改委”的名称变更形式,要认真履行综合协调,产业促进、资源统筹、服务监管等职能,统筹协调全区旅游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发改部门要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重点项目等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财政部门要研究提出专门的财政支持政策;规划建设部门要把城市建设规划与旅游发展规划有机结合,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旅游功能;交通部门要加强旅游交通设施建设;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综合执法、质监等部门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共同维护良好的旅游秩序。文化、宗教、水利、林业、渔业、环保等部门,要正确处理好发展旅游与保护资源的关系,共同做好全域旅游的各项工作。与此同时,已经纳入全国首批试点范围的市县,也要创新思路,拿出新办法、新举措,全力做好创建工作,为全区旅游发展总结经验、做出示范。
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全域旅游发展有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前期高投入低产出,后期低投入高产出。要拓宽融资渠道,坚持市场投资为主,政府投资为辅,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放宽准入门槛,把导向性投资与社会筹资有机结合起来,降低旅游投资准入门槛,通过产业基金等模式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加大招商力度,将全域旅游重点建设项目,列入自治区对外招商工作目录,完善配套服务,吸引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境外资本参与重大旅游项目、开发旅游资源、参股旅游企业,用全社会的资金、管理、人才等优势,共同打造宁夏全域旅游的新优势,增强旅游市场的新动力。支持企业融资,要在发挥好政府投入“四两拨千斤”作用的同时,支持旅游企业融资筹资,鼓励社会资本通过PPP模式投资、建设、运营旅游大项目,形成旅游业集群。
着力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旅游产业是典型的“品牌经济”“眼球经济”,牌子响、有知名度,才会人气旺。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加大宣传推介,不断提升宁夏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要加强旅游目的地推广,强化城市客源地营销,继续瞄准重点客源市场,推出针对性强、富有创意的宣传推介活动,不断扩大宁夏旅游市场份额。要创新营销手段,借助“互联网+”,加快搭建宁夏旅游营销平台,统筹国内外各类旅游营销活动,灵活运用网络营销、媒体营销、体验营销和航线营销等方式,通过微信APP、微电影、搜索植入等新媒体进行全方位宣传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