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08:48:16

福建宁德下党乡:总书记帮我们打通的“幸福路”越走越宽
文章来源:人民网    作者:陈孟 王子侯 林韦臻    发布时间:2018-02-17 12:04    点击量:1024    

下党乡村民王光朝正在茶馆门口贴春联(王子侯 摄)

春寒时节的闽东山区,过年的气息和清新的茶香交织成世外桃源般的氛围。71岁的王光朝老人在自家的茶馆门口贴着春联,忍不住放声唱起歌来。窗外,村里的民宿、餐馆、咖啡厅挂着火红灯笼,与青山绿水间的闭塞乡镇形成巨大反差。

“幸福下党乡、难忘总书记,人民领袖是我们永远牵念的引路人……”王光朝的歌声让往事浮现。他和其他上了岁数的村民清楚地记得,时任宁德市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在1989年盛夏曾来到这里。他拿着柴刀披荆斩棘两小时才徒步到达,又花了近三个小时走出这片深山。

从高处俯瞰,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的下党乡狭长秀美,如同一颗被葱茂山林紧紧包裹的翡翠。如今,盘山公路蜿蜒到如画的村落旁,王光朝在路边开起了“幸福茶馆”。他靠在窗边的暖阳里,一边和老伴整理年货,一边念叨起当年的场景。

“我们从没想过,这么大的官会来我们这么偏僻的地方。”王光朝犹记得他和其他村民们沿途摆摊,给习近平送上凉茶和绿豆汤。此后,习近平又两次跋山涉水,来这个偏远落后的地区探望疾苦。

“下党是我一辈子忘不了的地方。”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谈起下党的故事,那里成为他扶贫开发思想的“策源地”和“实践田”。想起当年那碗朴素的凉茶,王光朝说,那是总书记对下党乡人民的恩情,也是带来山乡变化的甘露。

忆及往昔,王光朝一边仔细包装着家里自制的野菜干,一边望了望门口刚贴好的春联,“没有路就没有今天的好生活,真希望总书记能再来看看,再给我们指一条奔小康的‘幸福路’!”

忆一颗人民领袖为民心

三进下党,“翻箱倒柜”帮群众

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古民居(王子侯摄)

今年刚退休的下党乡原党委副书记刘明华,是习近平一进下党和二进下党的见证者。过去近30年时间里,他曾为许多人讲述这段 “下党人民不能忘的记忆。”

“一进下党,是总书记的一次践诺之行。”站在下党乡展馆里, 刘明华将起这段渊源。1989年6月,时任下党乡党委书记杨亦周在参加宁德地委工作会议时表示,对贫困地区,上级要关心,要扶贫。这“辣味十足”的话,引起了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的注意,他当场跟杨约定要去下党一趟。

刘明华说,没想到不到一个月,习近平就带领地直和寿宁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行约40人,前往下党乡访贫问苦。

习近平后来用“异常艰难,异常难忘”来概括这次下党之行。荆棘丛生的山脊小道上,习近平一行人拿着柴刀将挡在路面的荆棘、苇秆劈除,费时近2个小时,才到达下党。沿途的老百姓自发挑出各种担桶,给远道而来的客人送上清凉茶和绿豆汤。

王光朝说,自己给习近平送凉茶时,也把眼前的画面永远保留在记忆中:一群人顶着烈日,头戴草帽,手持竹竿,风尘仆仆,从文昌阁边上曲曲折折的石径上走下来。走在最前面戴着草帽、肩搭毛巾、汗透衣背的高个子,就是习近平。

1989年7月,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徒步深入下党乡调研(张培基摄)

当时习近平所见到的下党,是省级特定贫困乡,宁德地区4个特困乡之一,也是全省唯一的“五无乡”: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人们的生产、生活全靠肩挑背驮,人均年收入不到200元,走出大山、摆脱贫困是每个人的梦想。

“总书记第一次来的时候,我还和家禽住在一起,”王光朝自嘲道,“我们这里当时人畜混居,没有一条像样的路,进村出村都要爬山,群众最怕的事情有三:一怕生病、二怕挑化肥、三怕养大猪。” 绵延的山脉让看病、种地、养猪等生产生活内容都成为困难。

调研后,习近平没有马上回到宁德,而是召集各部门在寿宁县城召开了一个现场办公会。他在会议上说,“大家都是翻箱倒柜、竭尽全力的,尽可能帮助解决问题”。随后,政府累计支持下党乡建设资金72万元,主要用于水电照明、公路建设和办公场所。

1989年7月21日、1996年8月7日,习近平又两次来到下党。 1996年他在下党讲话时说:“整整7年之后的今天,我又到了下党。7年来,我一直牵挂着下党。”

将近30年过去,在这片曾经“鸟都飞不出去”的土地上,许多年轻人都已走出深山、有了体面的工作。老人们常聚在充满民俗味“幸福茶馆”里,追忆过往的变化。王光朝说,现在家里每年有两万多元的收入,再加上茶馆里卖一些手工土特产,生活已经大为改观。

多年来,习近平至少六次提及下党。在“三进下党”的推动下,深入基层的工作方法在闽东蔚成风气,“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在下党酝酿产生。那片“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却有清甜凉茶的贫苦之地,成为山峦叠嶂中难舍的牵念。

念一份重似千金的嘱托

弱鸟先飞,“一乡一业”谋幸福

王光朝老人经营的“幸福茶馆”(王子侯摄)

习近平留给下党的财富,不仅是他亲民爱民的公仆情怀,更在于他对当地贫困群众的关心,三进下党为扶贫工作留下嘱托。这些叮嘱逐渐化作“滴水穿石、弱鸟先飞、以干得助、久久为功”的奋斗精神,在下党落地生根,让下党真正落实“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下党的变化首先就从“路”上开始。1991年,下党第一条通乡公路顺利建成通车,2014年,被村民称为“小高速”的柏油路顺利通车。

“目前,全乡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已开通5条进乡公路、10条通村公路,”下党乡党委书记叶忠强介绍,“现在从县城到下党仅仅需要50分钟就可以到达,从市区到下党只要3个小时。”

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直接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也使外地游客纷至沓来。下党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在山峦叠嶂、 空气清新之处打造“清新福建,难忘下党”品牌,催生了一批民宿、农家乐、特色旅游产品,有效带动了群众就业增收。

截至2017年6月,下党乡的民宿专业合作社共接待团队游客入住791间,实现收入10.21万元,有效带动就业20余人。

1996年三进下党时,习近平对乡干部说,“半县花菇半县茶”是寿宁的路子,下党的路在哪里呢?“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下党应发展哪一业呢?他指出,下党的路子要具体一点才能不断增收,不断奔小康。

为了做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下党在绿水青山之中抓住了上天恩赐的世外茶园。茶谚有语,高山出好茶。当东海温暖的海风遇到巍峨的高山,海风扶摇直上化作湿润雨水,沁透了每一片茶叶,造就了下党高山茶的滋味甘醇。

王光朝站在自家茶园里露出幸福的微笑(王子侯摄)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下,下党推出了全国第一个“扶贫定制茶园”,并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茶叶管理加工全程可视可追溯。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游客走进下党定制茶园,下党村的108户村民也通过参与“定制茶园”,把“养在深闺待人识”的生态农产品送出大山、销往全国各地。

叶忠强告诉记者,下党乡原有贫困户121户,近两年来通过探索实施党建扶贫、旅游扶贫、品牌扶贫、金融扶贫四种扶贫模式,目前已基本实现脱贫。

“1989年总书记第一次来的时候,下党的人均收入不到200元,而2017年人均收入是11783元。通过品牌的运营,乡里农产品价值越来越高,群众的收入也越来越高,很多老百姓都住上了砖瓦房。”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指出,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好日子是干出来的。通过近30年的奋斗,如今平坦的公路已经通到下党村口,把五湖四海的游客送进来,把山水为源的“下乡味道”带出去,下党乡亲们的辛勤劳动变成了幸福的味道。

盼一个“以干得助”的未来

“我们为奔小康卯足了劲”

对于村民王光拔来说,习近平初到下党的那天,是他人生中充满温暖的一天。当时,王光拔从部队负伤退伍回来。临近“大暑”,中午烈日当空,他正在家里躺着,习近平在走进了他的家门。

“他来看望我,并给了我一百块钱,这对我来说帮助太大了。”王光拔记得很清楚,“那一百块,比现在的一万块还贵重,远超过我一年的收入。”

现在,王光拔每月有近2000元退伍补贴,农忙时和妻子采茶种地,最小的儿子马上也即将大学毕业。他忙着楼上楼下做年前的“大扫除”,准备迎接儿女回家团圆,迎接一年比一年更好的生活。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乡亲们心中凝聚起磅礴力量,使一个特困乡发展成为今天的美丽乡村。美丽乡村的发展,也离不开年轻一辈的持续接力。

村民王光栋是村里第一批吃上“旅游饭”的人。2014年,在外地务工多年的王光栋响应当地返乡创业的号召,回到家乡创办民宿,并担任下党民宿协会会长。

站在自家的民宿小院里,王光栋的喜悦浮现眼底:“过去我们下党太穷了,出去打工一年才能回来一次。现在我们能在自己家乡工作,本身就是件幸福的事情。”

住在王光栋的民宿里,不仅能将清新怡人的乡村风光尽收眼底,客人还能吃农家饭、品生态茶,全方位地感受慢节奏的生活。王光栋说,他希望民宿能给人们好的体验,让客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更多人知道下党、走进下党,这就是他回到家乡的“初心”。

1991年出生的村民王明林大学毕业后,回到下党做了基层公务员。他至今记得自己小的时候,一到晚上村子就一片漆黑,无处可去的人们只好各回各家。而近年来,下党有了美观景区、明亮的路灯,人们可以在晚上欣赏夜景、交流谈心。他觉得,村子里仿佛过上了另一种生活。

2018年新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献词中庄重承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他鼓舞人们为幸福而奋斗,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这段朴素而深刻的话语,在神州大地每个平凡人的心间洒下希望的种子。

下党乡周边的父老乡亲正在小镇上购置年货(王子侯 摄)

对于下党乡新年的奋斗目标,叶忠强表示,全乡党员干部群众一定会把握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以干得助。“我们希望通过干起来,通过旅游扶贫,把下党打造成为红色旅游新地标,实现旅游致富。”

而谈及往后的希望,王光朝则露出欣慰的笑意:“已经很满意了。”他眯起眼睛看了看“幸福茶馆”的招牌,指向门口伸向远方的公路:“现在下党幸福了,真希望习近平总书记也能看到。那时候他走的那么难走的路,现在通往咱们的好生活了!”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