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进程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17-04-22 11:56 点击量:1545 大
中
小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和现实逻辑
人类社会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是相互依存的共同体,这正在成为世界共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产生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金融危机和西非国家埃博拉疫情等事件的爆发蔓延及其国际社会共同应对的全过程,使人类社会对不同制度、不同文化、不同地域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全球化背景下,一国发生的危机通过全球化机制的传导,可以迅速波及全球,危及国际社会整体。可以设想,如果国家之间互不合作、以邻为壑、危机外嫁,这些危机就可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灾难。面对各种危机,国际社会只能“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离不开理念的引领。当今世界充满了纷繁复杂的挑战,这些挑战超越了传统的治理界限。为应对这些挑战,必须加快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平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和全球命运共同体。虽然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已是大势所趋,但冷战的零和对立思维、霸权逻辑等,却仍在国际关系中挥之不去,因此,必须要有一个新理念、新思维、新共识引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架构。
近几年来,习近平主席多次谈到“命运共同体”,从国与国的命运共同体、区域内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对命运共同体的不断阐释,把握人类利益的相关性,在国与国关系中寻找最大公约数,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愿望,体现了中国与各国合作共赢的理念。在G20杭州峰会上,习近平主席进一步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指明方向,如,以开放为导向,不搞排他性安排,防止治理机制封闭化和规则碎片化;以合作为动力,共商规则,共建机制,共迎挑战;以共享为目标,提倡所有人参与,所有人受益等。我们有理由期待并且相信,以先进理念引领,弘扬中华民族“和”文化文明,中国倡导的全球治理理念能够更加广泛而深入地成为国际共识。
实现“中国梦”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本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世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中国,而中国的继续发展也需要世界,同理,“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而“中国梦”的实现也将为世界带来红利。
首先,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改革开放以来,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来说,中国越来越融入经济全球化。正是由于坚持开放发展,坚定不移地推动全球化进程,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中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打开国门“走出去”和“引进来”。从可持续和绿色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也必须坚持开放发展,更加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统筹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拓展中国开放发展的新空间,努力实现合作共赢。
其次,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中国在主动融入世界的同时,也在为世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负起应尽的责任,发挥着日益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的前进步伐将给整个世界带来更多希望。中国城镇化发展释放的巨大投资和进口消费需求,将为全世界各国提供广阔的参与及市场机会。未来中国转型发展、扩大内需的增长,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7%,名列世界前茅,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将从依靠资源投入的粗放模式向依靠科技创新的模式转变,这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全球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给拥有科技和服务业优势的世界发达国家、发达经济体带来众多参与和合作的机会。
第三,中国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紧密相连。中国梦的实现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紧密相连、互为机遇。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我们追求的是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是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中国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紧密相连。在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地球村”时代,只有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坚持同舟共济,才能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正确方向,实现互惠共赢。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坚持多边主义和推进全球化,努力实现中国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是基于中国自身经济发展经验的总结,是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确义利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一个开放进取的中国,将自身命运和前途同世界命运和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自我定位。
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和责任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从思想、理念、战略布局等多方面,不断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发挥建设性的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积极推进现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完善。现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弊端主要是,占世界总人口七成以上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权益和话语权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和尊重。从维护世界稳定和中国发展的大局出发,中国的选择坚定而明确:一方面要维护现行治理体系正常有效运转,而非推倒重建;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公正合理地反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近些年来,中国积极通过G20平台推动IMF和世行的份额改革,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积极推动世界贸易组织谈判,维护全球多边贸易体系运行;积极推动全球多边发展机构改革与完善,重视和支持上合组织峰会、金砖国家峰会、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G20峰会等新型全球治理平台建设,积极推进G20峰会实现从危机应对机制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从侧重短期政策向短中长期政策并重转型。中国在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过程中,始终把维护中国利益同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和多边机制内的协调与配合,共同推动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法治化,努力使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权利。
第二,向世界提供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公共品。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旧体系的主导者和受益者都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新机制和新引领者短期内尚难以主导世界经济治理。在这样一个新旧转换的长期过程中,世界迫切需要新的全球经济治理公共品,来弥补现有治理体系的缺陷和不足。中国近年来陆续倡议、主导和参与诸如金砖银行、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全球性公共产品供给,有效弥补了现有国际金融体系和机构支持发展中国家发展的能力不足等缺陷,为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作出了世人瞩目的贡献。G20杭州峰会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突出位置,就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同意推动《巴黎协定》尽早生效,发起《二十国集团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倡议》和《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将为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为全人类共同发展贡献力量。 (执笔:石建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