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7 12:18:58

巧用“加减乘除”为脱贫攻坚聚英才
文章来源:中国干部网    作者:黎平县地坪乡人民政府 王邦和    发布时间:2016-05-03 11:37    点击量:451    

  巧用“加减乘除”为脱贫攻坚聚英才

  “脱贫攻坚人才是关键”,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机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通知发出后,着眼于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集聚英才就有了制度保障。

  据统计,我国有7100万贫困人口,要使贫困人口“一个都不能少”的实现脱贫,就必须有一支带领贫困人口进行攻坚拔寨的人才队伍。因此,笔者认为要巧用“加减乘除”为脱贫攻坚集聚英才。

  一要巧用人才培养“加法”,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脱贫攻坚队伍。人才培养要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种树”精神,为脱贫攻坚打造一支一素质过硬,敢打硬仗的队伍。一是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导向,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要注重学与用的结合,在贫困地区建立人才实习基地,让人才培养“接上气”也“接地气”。同时,要注重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创新型人才成为助推脱贫攻坚的不竭动力。二是要完善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积极营造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加强对本土人才的培养和挖掘,激发本土人才的干事创业的活力,让本土人才为本土脱贫攻坚服务效力。

  二要巧用压力“减法”,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为作为干部鼓劲撑腰。李克强总理说:“要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脱贫攻坚重点在基层,基层干部工作千头万绪,压力也最大。因此、要用好压力“减法”为基层干部减压。贫困地区要积极探索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最大限度的调动贫困地区干部创业干事的活力,建立责任和权力清单,明确“容错”有“底线”、有“红线”,坚持有错必纠,有责必问,防止激励变纵容,保护变庇护,不给钻空子者可乘之机,积极营造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激励党员干部“敢担当、敢作为、善作为”。

  三要巧用好保障和考核“乘法”,让干部看到希望。要为贫困地区留住人才,留住人心是关键。一是要进一步完善贫困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政策上要向贫困地区倾斜,提高贫困地区干部的福利待遇,提高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人才保障水平,使他们在政治上受重视、社会上受尊重、经济上得实惠。二是要进一步完善贫困地区干部选拔考核的体制机制。加强“精准”考核,建立健全人才评价和考核体系,综合运用多种方式考核干部,注重“德政”评价和“实绩”过硬并举,在干部选拔条件上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让干部在服务地方发展的同时也看到晋升的希望。

  四要巧用障碍“除法”,促进贫困地区英才集聚。要破除贫困地区引进人才障碍,打破户籍、地域、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破除贫困地区人才管理瓶颈,找准制约贫困地区人才引进的关键,研究制定鼓励和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设施意见,促进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全面同步小康的进程中,要彻底解决好贫困地区人才保障问题非一朝一夕,只有为贫困地区多培养人才、多引进人才、多留住人才,脱贫攻坚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黎平县地坪乡人民政府王邦和)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