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 深化抗击疫情国际合作 共筑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发布时间:2020-04-17 19:06
及时主动透明向全球通报疫情信息,毫无保留分享中国抗疫经验。中国本着对本国和世界人民生命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自1月3日起,开始定期与世界卫生组织和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及时、主动、透明通报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向全球分享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引物和探针;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专家在英文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100多篇,在《柳叶刀》等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近100篇文章;主动推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在线分享疫情防控科普、培训视频、最新技术指南和研究成果,全球20余万人关注;专门建立国际合作专家库,密集组织具有实战经验的权威公共卫生和临床专家,毫无保留地向全球180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分享经过中国实践检验的新冠肺炎防控、诊疗方案和技术经验。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等参与武汉一线救治的医疗专家和公共卫生专家通过视频连线国外同行,交流检测诊断、重症病例救治、院内感染控制、用药方案、医护人员管理等方面的经验,高效精准回应外方关切,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普遍认为中国的抗疫经验很有价值。
2020年3月18日,在伊拉克巴格达,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援助伊拉克新冠肺炎防疫专家组成员正在调试核酸检测实验室设备。 新华社发
积极开展多双边合作,凝聚全球团结共识,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抗疫的领导作用。中国发现疫情初期,习近平总书记会见来访的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战胜疫情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心,赢得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中国也坚定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在协调全球抗疫合作中的领导作用:一是保持信息沟通并开放现场,安排中国—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专家考察组,赴北京、广东、四川和湖北武汉全方位、深入调研疫情形势、防控措施、医疗救治、科研攻关等情况,对中国和全球疫情防控提出建设性建议。外方组长认为,中国“面对这种前所未知的病毒,采取了历史上最勇敢、最灵活、最积极的防控措施”,“在短短7周内成功避免或至少预防了数十万病例的发生”。世界卫生组织多次积极评价中国强有力的防控措施为世界树立了新的国际标杆,呼吁各国借鉴中国经验。二是开展技术合作,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召开分享防治新冠肺炎中国经验国际通报会,全球77个国家和7个国际组织代表参会,11万余人在线观看,反响热烈。三是提供资金支持,向世界卫生组织捐款2000万美元,支持其国际抗疫工作,重点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升应对疫情的能力。在双边和区域层面,主动开展政策沟通磋商和技术交流,接待埃及总统特使、卫生部长访华;与东盟、欧盟、亚太经合组织、非盟、加共体、上合组织等经济体和地区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开展了40多次疫情防控交流。
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3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呼吁各国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提出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愿同各国分享防控有益做法,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并向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中国应对疫情过程中,许多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以多种方式给予中国援助和慰问,雪中送炭的情谊,我们铭记于心。对于其他疫情严重的国家和地区,我们亦感同身受。在努力克服自身困难的同时,我们以实际行动,为1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援助,展现了中华民族扶危济困、投桃报李的传统美德。对一些疫情严重的国家,我们派出抗疫医疗专家组。目前已向意大利、塞尔维亚、柬埔寨、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老挝、委内瑞拉、菲律宾、缅甸、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派出医疗专家组,为这些国家的疫情防控决策和技术方案制订,医护和公共卫生人员的能力建设,以及具体工作提供咨询指导和培训。中国专家组不仅受到当地政府、同行和民众的高度重视与欢迎,他们的专业意见和建议还得到塞尔维亚、巴基斯坦、意大利、柬埔寨等国的高度评价和积极采纳。在有中国援外医疗队的国家,充分发挥医疗队的作用,在当地医院开展培训,提升受援国医护人员疫情早期识别诊断和临床救治能力。此外,积极支持非洲疾控中心在疫情防控中发挥技术核心作用,派往非洲疾控中心的高级顾问为非洲疫情防控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建议。非洲国家纷纷表示,中国经验对遏制疫情蔓延提供了重要借鉴,感谢中方提供宝贵支持。
2020年3月24日,在柬埔寨金边,中国援柬抗疫医疗专家组在柬苏友谊医院调研。 新华社发 专家组供图
创新手段、主动服务,保障我海外公民和华侨华人的健康安全。全球疫情持续蔓延,海外中国公民和华侨华人,特别是广大留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危,始终是我国政府和国内家人的牵挂。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官网开设了疫情防护“你问我答”专栏,在健康中国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开设 “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专栏,发布相关科普信息。中国分布在全球的50余支援外医疗队和此次支援多国的抗疫医疗专家组,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前方使领馆的指导下,与国内医院组建远程指导和咨询团队,利用线上视频会议和线下巡讲、巡诊等方式,为当地中资企业员工、华人商会组织和广大留学生及其他华侨华人开展各类疫情防控的知识科普和培训250余场,并提供诊疗咨询服务,指导做好科学防护,疏导紧张情绪,成为海外中国公民健康的守护者。此外,国家卫生健康委还与外交部、教育部等协作,为海外留学生的“健康包”配备了防疫指南手册,并在接送包括留学人员在内的中国公民包机和临时航班上,配备医护人员,提供医疗应急保障。
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国际社会才能战胜疫情,维护人类共同家园。当前,疫情仍在全球扩散蔓延,与其他传统安全、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叠加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也日益增加。唯一确定的事实就是,世界各国命运休戚与共;唯一正确的路径就是,将共筑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为落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全球卫生合作具体实践。
坚持高擎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旗帜,把人类生命安全与健康放在国际抗疫合作第一位。共筑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宗旨,就是要以合作的方式共同维护和促进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与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中国和世界各国政府对联合国宪章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庄严承诺。没有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就没有健康的人力资源,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了根基和意义。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价值理念,树立全面的卫生安全观,加强与各国的互学互鉴,积极吸收借鉴国际疫情防控先进理念、经验和管理等,维护好14亿多人民的生命健康,并呼吁和促进尚有疑虑的国家作出正确抉择,携手积极抗击疫情。
坚持统筹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与支援全球抗疫合作。当前国际疫情依然严峻复杂,疫情输入性风险压力不断加大;同时,病毒感染的隐蔽性和极强的传播性,也使得防范疫情反弹绝不能放松。要审慎评估疫情输入性风险,特别是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抗疫合作,关口前移,做好边境口岸地区的疫情防控。在做好国内常态化防控的同时,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继续派遣抗疫医疗专家组,向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指导援外医疗队提高防疫技术水平和诊疗能力,补充物资配备,主动与所在国卫生部门或世界卫生组织驻该国办公室建立联系机制,更好协助所在国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切实维护好我国海外公民的生命和健康安全。
坚持技术与物资并重、援助与合作并举的国际抗疫合作方式。这次全球疫情重大考验,中国作为最先遏制住疫情的国家,以巨大代价换来人类与病毒斗争历史中的一笔宝贵知识经验财富,对身陷疫情的世界各国,都是走向光明的指引。积极回应国际社会渴望学习中国抗疫做法经验的需要,除了提供医疗卫生物资援助外,要多开展机构之间、专家之间在疫情信息监测、检测、诊疗救治、卫生体系与政策、医院管理、健康信息化与跨境远程医疗、医药研发和健康产业等领域的技术援助和交流合作。构建并夯实各种合作网络和机制,在互学互鉴中,共同提升未来应对能力。近期将持续更新完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再召开约20场专家视频技术交流会。
2020年4月3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莫桑比克马普托中心医院进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国际远程培训。 中新社记者 张浪/摄
坚持积极作为参与全球卫生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公共产品。本次疫情凸显全球卫生治理体系改革的必要性,一方面要提升卫生安全议题在国际合作议程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主要大国要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抵制“政治病毒”,为国际抗疫合作大局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我们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提出的四点倡议,与各国和国际组织加强信息沟通、政策协调和行动配合;深入开展药物、疫苗研发等合作;携手各方帮助公共卫生体系薄弱的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能力,防止疫情跨境传播;继续深化与各区域组织和机制应对疫情的合作与协调,为全球贡献中国抗疫的智慧、技术和各类公共产品。
坚持正确的舆论引领,主动宣介中国抗疫和支援全球抗疫的故事。新冠肺炎疫情波及全球,面对海量的信息,复杂的舆情,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正向价值引导;鼓励智库专家学者和一线医护工作者、国际抗疫医疗专家和援外医疗队员,通过国内外的主流媒体积极发声,宣介在中国大地上演的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价为展现了中国制度优势,体现了“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世所罕见”、“令人动容”的抗疫故事;宣介我们可敬、可爱的白衣战士在全球多国谱写的“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感人故事。
新冠肺炎疫情让国际社会看到一个众志成城、团结奋进的中国,更看到一个担当有为、造福世界的中国,这就是疫情透镜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中国已为国际抗疫的努力和全球合作作出了表率,只要正确抉择,团结一致、凝心聚力,就一定能战胜疫情。中国的医疗卫生工作者将继续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共筑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己任,携手世界,共克时艰,直至取得抗击疫情的最终胜利。
作者: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
(来源:《求是》2020/08,2020年0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