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医大二附院院长顾民:从患者角度 设计有温度的医疗规划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2-05 15:16 点击量:1377 大
中
小
如何建设紧密医联体,让老百姓不出远门就能享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作为医联体建设的标杆,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提高医疗诊治效率,促进与基层医院上下联动”方面有着鲜明的示范。近日,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顾民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让医联体发展更加“紧密”,需要有温度的医疗规划,不论是基层的医疗服务,还是远程云端的信息共享,都应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顾民
聚焦基层医疗服务提升 提高百姓的信任度
作为一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与当地多家基层医院建立了医联体队伍。“我认为,让医联体更好上下联动,关键在于聚焦基层的医疗服务,尤其是慢性疾病的医疗管理。”当前,慢性疾病发病、死亡形势严峻,但预防及诊治功能,恰恰是社区医院的短板。如何把大型医院针对常规慢性疾病的医疗体系延伸到社区医院?顾民表示,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将医疗资源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下沉到基层,为百姓服务。
“我们让拥有丰富慢性疾病经验的临床医生对当地社区医生进行疾病培训,并且不定期派遣相关医生支援当地社区医院,以点带面地提高社区慢病管理能力。”顾民说,针对类似于耳鼻喉科的专科疾病,医院会采取“巡诊”方式,对疾病进行更好地把控,“当我们发现患者的病情无法依靠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进行救治时,我们会让患者‘转诊’到三甲医院进行治疗。”社区医院对慢性疾病的诊断能力若逐步与大型综合医院“同质化”,将进一步提高老百姓对社区医院的信任度,走出“路近心远”的窘境。
据了解,南医大二附院在多个学科中积极探索“专科联盟”,旨在通过建立各种形式的专科医联体,完善医联体模式,让更多百姓从中受惠。
利用云端搭建信息化桥梁 让优质资源更好辐射
面对过度集中的医疗资源,医联体犹如一座桥,让上级医院与基层医院实现上下联动,逐步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如今,互联网成为另一座桥,将优质的医疗资源辐射到更远的地方,与基层医院信息互通,提高医疗诊治效率。
“很多社区医院的配套设备十分齐全,但却缺乏相关疾病的诊断医生,这时候就需要信息化技术搭建医疗共享平台。”顾民说,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通过共享云端,让拥有专业诊疗技术的医生远程观看老百姓在当地医院检查的影像后,直接得出诊断结果。一方面,老百姓能享受到大型综合医院的诊疗水平,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化手段省去了“跑腿”的时间,提高了医疗诊治效率。除了省内医院的远程共享平台,前不久,医院开通了和对口支援医院绥德县医院的远程会诊平台,有效解决边远地区医疗机构在医疗技术和疾病诊断等方面的短板。
与此同时,医院还开通了共享医学教育平台,聚集周边社区医生进行医学教育培训,通过网络直播方式进行远程研讨,提高社区医院医疗水平。
启动线上线下“密集化”联动 为百姓提供更便捷服务
为了让患者就医更便捷,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开通了网上预约挂号服务,现场的自助挂号机也有志愿者为不熟悉线上操作的老年患者提供挂号指导。另一方面,医院的消化中心在周末开启预约诊疗通道,提高医院诊疗效率。“与以往相比,现在高峰期排队看病的最多只有15人。”顾民说。
未来,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将从两方面与基层医院有更加密集的联动。“一是计划与家庭签约医生形成团队,共同为签约的居民提供医疗服务。”顾民表示,目前已将筛选出的慢性疾病列入家庭签约医生项目里,在今后与家庭签约医生的联动中,也将进一步提高签约医生的诊断能力。
“其次,我们也试图与药品配送机构进行合作,让有资质的企业、三甲医院和社区医院,通过网络形成线上线下的互动式服务,将药品直接配送到家。”
顾民说,60%的高血压病人上医院是拿药,并非看病,将药物直接配送到家,百姓将享受更多的便捷服务。 顾民说,不论什么场合,都要站在患者视角再造流程,切忌把医院内部流程外部化,要思考患者到底怎么想,患者是否满意,一切流程最终都是为患者服务。(张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