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为农产品“排毒” 构筑百姓餐桌食安防线
文章来源:中国干部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2-17 21:24 点击量:1107 大
中
小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而且碗里尽可能装中国粮。”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话,颇有深意。
粮食安全问题,实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我们的粮食产量,一定要能保障13亿多人的口粮;二是我们生产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质量一定要安全。
口粮问题无需担忧,全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十几年大丰收,2016年粮食总产12325亿斤,虽然比上年略有减少,但仍是历史上第2个高产年。
相比之下,农产品质量就没那么乐观了。现在人们吃饭,光“温饱”是远远不够的,大家对食品安全的关心是最强烈、最突出的。
该问题中央一直高度重视。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聚焦三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重中之重。这一轮农业供给侧改革,最突出、最重要的是解决绿色、安全和放心问题。主攻方向是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优化供给结构,跟上消费需求升级的节奏。
“如果这一条解决不好,改革恐怕就不能算成功。”中农办主任唐仁健表示,坚持绿色发展的要求,对农业来说,比别的领域、行业更为迫切,也应该走在前面,率先趟出一条路来。
这条路怎么“趟”?推行绿色生产,如何从源头入手?看看农业部和有关专家如何支招。
化肥农药“零增长” 农药管理更严格
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加强农药管理最为关键。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从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入手,深入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的试点。
2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农药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围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将原由多部门负责的农药生产管理职责统一划归农业部门,解决重复监管、监管盲区并存的问题,严格全过程管理。
近些年,在加强农药管理方面,农业部付出了艰巨努力。2010年以来,农业部组织制定了387种农药的残留限量标准5450项,涉及284种农产品。同时,还制定了《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指南》、《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制定指南》和《农药每日允许摄入量制定指南》等技术规范。治理“农残”,顺应百姓对安全农产品的新期待。
那么,这次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哪些方面更严格了?
有关专家认为,新条例围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顶层制度设计,全面呵护农产品质量安全。比如,对农药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建立进销货查验、质量检验和废弃物回收等制度,鼓励减少农药使用量,加强剧毒、高毒农药监管。
规定很严格,但不执行怎么办?条例明确,生产经营者对农药安全和有效性负责,对有严重危害或较大风险的农药,要及时召回。对无证生产经营、制售假冒伪劣农药等违法行为,在保留原有处罚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了提高罚款额度,列入“黑名单”等惩戒方式。
专家表示,惩戒最严厉的一条是对制假售假人员和企业实行禁业,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10年内不得从事农药生产、经营活动。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经营者招用此类人员的,吊销农药生产许可证、农药经营许可证。
农产品要“绿” 土壤也要干净
有关专家表示,对农药实行全链条管理,在使用上进行严格限制,一方面是控制“农残”超标,另一方面也是避免农药化肥在土壤里残留过多,造成污染。所以,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不但要给农产品“排毒”,还要给土壤“消毒”,修复治理生态环境。
新条例规定,不得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河道内丢弃农药、农药包装物或者清洗施药器械;不得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使用农药;不得使用农药毒鱼、虾、鸟、兽。
土壤污染防治,不仅要限制化肥农药的使用,工业生产带来的污染也要治理。从财政部获悉,2016年,中央财政设立了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当年拨付专项资金95亿元,重点支持38个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域治理。这些资金由各省负责,统筹用于污染土壤修复与治理,以及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监测评估、监督管理等。
土壤干净了,生态变好了,长出来的农作物才更健康,这也是源头治理的一个重要举措。总之,就是要把农产品质量提升,与生态环境改善统一起来、结合起来,这样农产品质量提升才能更有保障,百姓的餐桌才更安全。
增强系统性和配套性 完善“农残”标准体系
有关专家认为,完善“农残”标准体系,增强标准的系统性和配套性,是保障农产品绿色安全的重要环节。目前,农业部已经清理整合17部食品中农药残留标准,形成统一的食品中农药残留强制性国家标准;清理修订413部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基本解决了鲜食农产品农药残留限量“缺标”问题。到“十三五”末,我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数量将达到1万项,形成基本覆盖主要农产品的完善配套的农药残留标准体系。
这些标准齐全了,“农残”超标就会完全杜绝,才能保证农产品从生产源头上的安全。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