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01:14:59

引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纲领和指南
文章来源: 福建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5-29 15:32    点击量:709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讲话充分肯定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成绩和贡献,深刻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地位和作用,围绕如何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是一篇重要的纲领性文献。不但如此,“讲话”还对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路径、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作出了具体部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又是科学的指南。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我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重要政治任务。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把握方向,明确根本,抓住关键,努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须臾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学术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学术史上意义最为重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历史性事件。170余年的学术实践反复证明,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认识世界最锐利的理论武器,中国学人一旦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学术的面貌就为之一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学术就从根本上坚持了科学精神、科学原则;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学术就从根本上掌握了自己的未来。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只能停留在浅薄、虚幻的现象表层,无法进入到历史和社会的深处。

  在历史新时期进一步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一如既往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沿着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学术大家开辟的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当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不意味着闭目塞听,止步不前。相反,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从来都不是束缚学术创新的教条,它从不保守,从不故步自封,具有最宽广的胸怀和最博大的包容能力,它自觉地和人类一切进步思想结成统一战线,并善于通过批判的方法吸收和借鉴全人类一切思想精华,使自己得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学术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进取、不断创新,不断发现新问题、开辟新领域、形成新成果、推动新发展,永葆科学的青春和活力。

  二、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落实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实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强调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着力点和着重点。

  在人类学术史上,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无一不直面现实,自觉而直接地回答时代课题。马克思主义学术,始终以改造世界为使命。马克思曾说,问题是时代的格言。他强调:“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既是不断在理论上回应和解决时代问题的历史,又是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和解决时代问题的历史。

  近年来,一些学者刻意回避现实问题,将学术研究和服务现实对立起来,躲在象牙塔里不遗余力地构建空中楼阁,对现实生活不闻不问,对服务现实的成果漠然视之,甚至冷嘲热讽。其实,真正的科学活动,讲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理性与激情的统一。如果将学术活动变成缺乏人文关怀的冰冷过程,本身就是对科学精神的亵渎。在人类历史上,学术研究要想有所作为,要想赢得自己的尊严,必须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社会变革的洪流中,去推波助澜,去引领潮流。

  当代中国学术必须继承和弘扬经世致用的优秀学术传统,矢志不渝地为时代的进步提供思想和智慧的支持。中国正在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历史变革,有大量新的实践课题需要从理论上作出回答,许多深层次的热点难点问题需要释疑解惑,不断涌现的实践经验需要理论概括和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明确自己的使命和担当,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为最大的时代课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分析研究,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努力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经验,反映时代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指导新的实践。而在这一宏伟的史诗般的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中,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必将实现新的升华和学术跨越。

  三、推进理论创新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

  没有创新,学术就会死亡。当代中国学术要实现创新,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教条主义,既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只言片语,剪裁事实,代替我们的独立思考;也要反对洋教条,反对把西方的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方法、学术成果,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圭臬,顶礼膜拜,唯洋是从。学术研究中的教条主义,必然产生这样的后果:那就是用教条的标准,取代科学的标准;用“经典”的话语,取代独立的思考;用“权威”的论证,取代事实的论证。在这种情况下,所谓学术,不过就是用教条来剪裁事实,用所谓的“事实”来注解教条而已。而真正严谨的学术研究,讲究的是独立思考,独抒己见;推崇的是但论是非,不分彼此。当代中国学术,必须要从迷信特别是从对西方学术的迷信中解放出来,从形形色色的教条和教义中解放出来,坚持和发扬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开拓、勇于创新,努力开辟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境界。

  科学的理论创新,立足实践,来源于实践。真正的前沿问题,绝不是纯思维的产物,而总是深深地凝聚和映射着一个时代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是对现实生活中涌现出来的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和思想劳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着的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他语重心长地嘱咐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总书记的指示,为推动理论创新指明了方向。

  应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的说来,学术理论创新的步伐,滞后于我们党理论发展的步伐,滞后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伟大实践的步伐。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努力从鲜活而生动的社会实践中汲取理论创新的智慧和源泉,提炼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时代特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理论话语和学术概念。同时,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学者大胆探索,支持和保护学派的形成和发展,支持不同学术观点、学术流派间的切磋砥砺,支持说理充分的批评和反批评,特别是要鼓励中国学者走出去,与国际主流学术展开平等的、有尊严的对话和交流,在国际学术界清晰而响亮地发出中国学术自己的声音。

  四、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必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大力弘扬优良学风,把软约束与硬措施结合起来,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

  敬畏学术、严谨治学,是中国知识界的优良传统。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发展史上,真正的名家巨匠从来都是严谨治学的典范。然而,近些年我国学术生态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粗制滥造流行,抄袭剽窃时发,学术批评式微。中国学术要承担起自己的使命,实现崇高的学术理想,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生态。一方面要加强学术道德建设,鼓励学者杜绝浮华,返璞归真,坚守科学精神,捍卫职业道德,严守学术规矩;另一方面,要健全学术规范和学术制度,健全学术成果评价机制,加强对学术过程和成果质量的监督与审查。此外,还要加大对学风浮躁者的惩戒力度,对学术不端者,严肃查处,以儆效尤。要通过多种措施改善学术环境,使我们的学术界真正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五、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保证。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发展,一刻也离不开党的领导。只有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理论和科研方向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应有作用。

  落实与落空,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当前,各级党组织面临的重要任务,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深刻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和时代价值,真正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一手抓繁荣发展、一手抓引导管理。要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支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大力提倡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完善既能把握正确方向又能激发研究活力的体制机制,形成全社会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合力。要注重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培养,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把我们党领导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好、发展好。

  “风云雄气象,笔墨辟鸿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沿着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的方向,中国学术必将迎来又一个春天,实现新的升华和跨越。(高翔)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